不是我們熟悉的「三個傻瓜」、「我和我的冠軍女兒」印度寓教於樂的娛樂片,是以印度文化觀點看待死亡的結果與過程的電影。
恆河流經的聖城瓦納拉西,有許多「等死」的旅店,促成導演拍攝 #巴哈旺大飯店。
導演用平淡說故事的方式拍攝,讓我幾個場景忍不住打瞌睡;雖然演員的對白以詼諧戲謔開生死玩笑,會讓觀眾覺得有趣,終究劇情沒有高潮迭起,在臺灣的票房注定不好。
或許角色能設定在富有人家或種姓階級高的家庭,願意放下世俗的享受與特權,將自己放逐到死亡前,期待早日解脫,會更有張力及超現實。
我個人喜歡他們一家人參與恆河夜晚的慶典,印度獨有神秘瑰麗的氛圍;喜歡在恆河邊火化遺體時,祝禱的詩歌「你的好朋友也無能為力,你親愛的家人也無能爲力⋯⋯」這就是死亡啊,是出生遠遠不及的公平。
兒子問父親:「如果輪迴,你願意再當我的家人嗎?」
父親笑著說:「我為什麼還要當人?我想當獅子:因為在我小的時候,我的母親都叫我小獅子。」